• <td id="a0yyy"></td>
  • 我國對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日趨從容、穩健 ——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辦-行業新聞-江蘇權正檢驗檢測有限公司

    新聞中心
    企業新聞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

    我國對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日趨從容、穩健 ——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京舉辦

    發布日期:2019-01-11 03:30:20 |
    分享
    加入收藏責任編輯:admin
          “非洲豬瘟蔓延,豬肉還能吃嗎?”“益生菌成了‘無益菌’?” “咖啡是否致癌”“三文魚標準之爭”……2019年1月3日,由中國科學技術協會指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科學解讀媒體溝通會”在北京舉行。中國科協、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部門的領導出席活動并致辭。包括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研究員、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教授在內的兩位中國工程院院士與來自北京大學、復旦大學、中國農業大學、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等科研院校的食品科技界專家一起,共同解讀了2018年的12個食品安全熱點。據主辦方介紹,本次選出的12個輿情熱點,來自于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及多家主流媒體的提名、篩選與專家復議,是從40多個熱點中選出的最具代表性的熱點,基本上反映了2018年輿情的主要關注點。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已連續8年就每年的食品安全熱點召開媒體溝通會,整體上延續以往權威、專業及第三方的特征,通過“科技界共識”的方式,就公眾所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分析,以科學的建議肅清食品安全謠言。
     
      反映輿情關注點  由危機應對繼續轉向風險提示

          溝通會上,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教授以“警鐘需長鳴”為主題進行了發言,并分析了2018年食品安全風險熱點解析的特征。她介紹說, 2018年,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就食品安全輿情的28個熱點做了科學解讀,其中,以“消費者教育”為特征的風險提示做了19期,整體上延續了由2016年開始的“由危機應對向風險提示”的轉變。通過對比2013年、2014年和2016年食品安全風險解析的分類可見,對輿情熱點的回應由2013年100%下降到2018年的33.3%,下降了2/3;而針對潛在風險的消費提示,由2013年的“零”上升到2018年的66.7%。

    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理事長孟素荷教授發言
     
      2018年的食品安全風險解析,已由最初以危機應對為出發點的輿情熱點解讀,逐漸加大為“和平時期”以風險預防為特征的消費者教育。“這是中國對食品安全風險管理日趨從容、穩健的標志,這一特征在2018年愈加鮮明”孟素荷如是說。
     
      我國食品安全整體趨穩  四大課題亟待破解
     
      “中國食品安全整體趨穩,乳業合格率居首,油、肉行業現輕微波動。”孟素荷教授通過數據對比分析得出了上述結論。2018年第三季度對比2017年及2016年同期的大宗食品安全監督抽檢情況可以看出,糧、肉、蛋、乳等大宗日常消費品的樣品合格率均處于較高水平,尤其是乳制品,其合格率持續在99.5%以上。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的合格率為97.3%,肉制品合格率為97.8%,略低于去年平均水平。
     
      同時,她還指出了近期中國食品安全的四大短板,即:以環境污染為源頭的食品原料污染;食品添加劑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中檢出非食用物質;保健食品摻假。對比2018年第三季度和2016年及2017年同期監督抽檢中發出的主要問題,可以看出,食品中微生物污染的問題逐年降低,說明生產企業的過程控制逐漸到位。但令人擔憂的是,食品中農獸藥殘留指標不合格的問題在逐年升高,說明破解原料污染問題的復雜、艱難與長期。同時,在2018年第三季度,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的問題占據首位。
     
      孟素荷教授同時表示,近年來,在“健康中國”國家戰略推動下,人們對保健食品的需求也達到前所未有的熱度。保健食品行業更是快速發展,但在行業發展的同時魚龍混雜、亂象叢生,如保健食品中非法添加藥物成分等現象仍然存在。摻假造假及夸大宣傳是主要問題,對保健食品的治理初步顯效并進入攻堅期。
     
      網絡食品給食品安全帶來的新挑戰也不容忽視。她認為,在“互聯網+”時代,電商等網絡銷售渠道的快速成長,盡管線上銷售僅接近三成,但年度間呈現30%以上的高速增長,對傳統的流通結構及消費行為造成巨大沖擊,對食品產業鏈未來的格局及戰略產生重要影響。諸多網紅食品“有品牌、無工廠”,對產業鏈安全建設空心化,食品欺詐問題多有發生。產業鏈安全建設與環保,將成為決定網紅食品能走多遠的關鍵制約因素,也將成為影響中國食品安全輿情的新熱點。
     
      此外,“外源性”輿情風險加大。進口食品因基數加大,進口國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不一,風險概率提升。我國食品行業對進口食品與原料的開放度加大,產生風險的概率增加。值得關注的是,任何一個境外與食品安全相關的信息都會快速波及到我國。這亟需我國科技界快速集結,迅速做出科學的回答。
     
      輿情關注點向各方規范、自律及公平延伸
     
      “輿情的關注點,開始向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體系建設中,各方的規范、自律及公平延伸。”孟素荷教授分析指出,在對2018年輿情關注12個熱點問題的匯集和歸納中,另一個正在顯現的特點是:媒體開始更多關注到,在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這一整體框架下,各方的專業、嚴謹、公正與自律。如,辣條“同品不同標”問題;三文魚團標問題;江蘇消保委“醬油”對比實驗的爭論以及對“職業打假人”問題的反思等,占到了2018年食品安全熱點總數的1/3。
     
      她進一步分析說,這表明輿情的關注點,正從對某個企業產品的安全與否,延伸到對中國食品安全社會共治體系建設中,各方更加透明、協調、嚴謹、自律的作為,并進而轉向對保護消費者與公平對待所有市場主體的探求。由此,對于政府監管、法規建設、社團組織的職能,在“共治”過程中的科學、專業與規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是一種進步,也體現出某種成熟。
     
      孟素荷教授指出,我國食品安全的風險永遠存在。我國對食品安全的治理,已從大規模的以企業為主體的產業鏈安全建設,進入到更完善、細致的法規體系建設及治理源頭污染、嚴打假冒偽劣產品的攻堅期。“隨著食品工業的健康轉型,食品原材料真實性、食物過敏原及健康聲稱等問題均會是未來工作的著力點,需警鐘長鳴。”她再次強調。
     
      聚焦十二大熱點  權威專家直擊癥結所在
     
      熱點一:咖啡真的“致癌”嗎?
     
      解讀專家: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健康所所長 丁鋼強教授
     
      食品中丙烯酰胺來源于美拉德反應的副產物,目前尚缺乏咖啡與人類致癌的相關性證據,國內外也沒有國家或組織制定食品中丙烯酰胺的限量標準。建議應強化針對消費者的“劑量-效應關系”的公眾科普;同時,食品加工企業應改進生產工藝和條件,減少生產過程中丙烯酰胺的形成。
     
      熱點二:非洲豬瘟蔓延,豬肉還能吃嗎?
     
      解讀專家:北京食品科學研究院院長 王守偉教授級高工
     
      非洲豬瘟非人畜共患病。豬是非洲豬瘟病毒唯一的自然宿主,近百年來沒有一例人感染的情況。因此,現在可以說,人類不會感染非洲豬瘟病毒。非洲豬瘟也不會對豬肉及其制品的食用安全造成影響。同時,患病豬肉也很難流入正規市場,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豬肉及其制品。
     
      熱點三:辣條“同品不同標”被處罰
     
      解讀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 陳君石研究員
     
      標準不統一,給監督執法帶來困難,使行業蒙受損失。國標的出臺將會徹底改變辣條“同品不同標”的問題。而辣條行業應貫徹“三減、三健”的方針,依托工藝和技術的革新,在生產中進一步減油、降鹽。
     
      熱點四:食用鹽中添加亞鐵氰化鉀堪比毒藥?
     
      解讀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 孫寶國教授
     
      亞鐵氰化鉀是我國允許使用的一種抗結劑,主要是為了防止精制鹽結塊,在常規烹飪條件下不會產生有毒物質氰化鉀。亞鐵氰化鉀的安全性已被已被多個國家與國際組織廣泛認可,按照相關規定在食用鹽中合理添加,不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建議營造良好的食品安全輿論氛圍,提升消費者安全用鹽的科學素養。
     
      熱點五:江蘇消保委揭“打醬油”真相引發爭議
     
      解讀專家: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青年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 鐘凱博士
     
      醬油是中國家庭廚房必備調味品,目前市場上存在部分產品虛假宣傳和過度營銷的問題,應引起重視。食品安全需要社會共治,但社會監督應嚴守科學原則,慎重發布相關信息,對輿論誤讀也應及時糾偏。大眾媒體應客觀、全面地報道食品安全,拒絕蓄意炒作和借題發揮。
     
      熱點六:益生菌成了“無益菌”?
     
      解讀專家:復旦大學公共衛生學院 厲曙光教授
     
      人類已有千年的益生菌食用史,國內外大量對益生菌與健康相關性及其安全性的研究也獲得了豐碩的成果,益生菌對人體發揮的功效作用具有菌株和人群特異性。因此,一項顯示益生菌制劑無效的實驗結果并不代表所有益生菌制劑均對人體無益。一個“實驗結果”不能等同于學術界公認的“科學結論”。
     
      熱點七:木耳久泡有毒
     
      解讀專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副主任 李寧研究員
     
      木耳本身無毒,但如果被環境中的椰毒假單胞菌污染,該菌代謝產生的米酵菌酸則可能導致食物中毒。椰毒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多發生在夏、秋季,易被其污染的食品包括變質木耳、鮮銀耳,谷類發酵制品和薯類制品。椰毒假單胞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并不常見,但此類中毒發病急,無特效解毒藥物,死亡率可高達40%,病后恢復情況與攝入毒素的量有關。
     
      熱點八:食用植物調和油魚目混珠 國家重拳監管
     
      解讀專家:中國糧油學會首席專家 王瑞元教授
     
      針對我國食用植物調和油市場上出現的一些不規范現象,比如,在高價格油脂中摻入低價格油脂、以高價油脂命名、夸大油品的健康功效、用轉基因油料生產的食用油標識不顯著等問題。國家已出臺相應文件,予以有效監管。與此同時,只要符合國家有關規范標準的產品,都是安全可靠的,消費者可以放心食用。
     
      熱點九:“酸堿體質”騙局被戳穿
     
      解讀專家:北京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主任 馬冠生教授
     
      只有“酸堿平衡”的說法,沒有“酸堿體質”的概念;正常生理狀態下,人體內體液的酸堿度保持相對穩定的狀態,酸堿失衡并不容易發生;成酸性或成堿性食物并不能造成酸性或堿性體質;日常生活中應注重平衡膳食均衡營養,才能促進健康。
     
      熱點十:三文魚標準之爭
     
      解讀專家:上海海洋大學原校長 潘迎捷教授
     
      《生食三文魚》團體標準中,將“虹鱒列為三文魚”不合適,缺乏充分的科學依據;生食虹鱒不一定比生食大西洋鮭(三文魚)更具風險,這主要取決于具體的養殖環境和工藝。虹鱒也是優質魚,對虹鱒產品的品質、品牌宣傳等方面工作需要進一步加強。
     
      熱點十一:美國環孢子蟲感染事件解讀
     
      解讀專家: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技術顧問 劉秀梅研究員
     
      環孢子蟲病是環孢子蟲引起的,以水樣腹瀉為主要癥狀的寄生蟲病,主要通過被環孢子蟲污染的生鮮食物或水感染,多發于6-9月份,很難直接人傳人。建議食品生產經營者應加強原料選擇及過程控制,滅活和消除食品中可能污染的環孢子蟲卵囊,確保生鮮食品和飲用水的安全。消費者應自覺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不食用不干凈的食物和水,生熟分開。
     
      熱點十二:“職業打假”列入掃黑除惡名單
     
      解讀專家:中國農業大學特殊食品研究中心主任 羅云波教授
     
      “職業打假”并不能有效提升食品行業的生產經營水平,以敲詐勒索方式牟取利益的惡意打假屬違法犯罪行為,應依法取締。
     
      會議期間,還舉辦了由中國食品科學技術學會主辦的“防范食品保健食品欺詐和虛假宣傳科普動畫競賽”及“2018大學生食品安全科普動畫創作競賽”頒獎儀式。近60家媒體代表參與了此次活動,主辦方以征集十佳評論語方式與媒體進行互動,并聯合中國經濟網進行圖文直播,以期通過更為廣泛的食品安全科普信息化方式傳播,為公眾答疑解惑。
    (轉自食品伙伴網)
    分享:
    微信
    江蘇權正檢驗檢測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蘇ICP備 17031009號-1

    免費咨詢

    • 在線客服 QQ
    • 在線客服 QQ
    • 0513-55885500
    • 153-5189-2111
    国产午夜片无码区在线播放,天天添夭天啪天天谢,日韩Av无码社区一区二区三区,亚洲区日韩精品中文字幕
  • <td id="a0yyy"></td>